top of page

【醫ME專訪—陳俊言醫師】改善傳統醫病溝通問題,要有「聯繫管道」作為骨幹(上)

醫ME / 官方LINE服務、衛教圖文設計

陳俊言醫師,現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(總院/豐原分院)及為恭紀念醫院第二年的主治醫師,專精於骨腫瘤治療、肢體保留重建手術、人工關節置換術及退化性關節炎治療等領域,是位充滿熱忱、認真負責的骨科醫師。


回想當初剛認識陳醫師時,便馬上被他充滿自信、陽光般親切的氣息感染,雖是剛升上主治醫師,但對於自己的目標卻十分明確,他希望透過建立線上醫病溝通管道與衛教資源,帶給病友更好的醫療體驗,同時也期盼能夠提升醫療效率,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可以投入醫學研究、持續精進自我,於是便展開了與我們合作的緣分。而今天很榮幸邀請到陳醫師來與我們分享,他在當上主治醫師後,經營醫病關係的點滴以及心路歷程。


陳俊言醫師檔案

剛升上主治醫師時,是否有預先規劃未來藍圖?


『幫助到更多對的病人』


陳醫師向我們分享:「疾病,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周遭,從我們出生開始,就與醫療密不可分。小時候周遭的親友生病,在踏入診所或醫院之前,一定都會做一件事:『問』,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,病人接收到的資訊越來越多,我也不禁開始思考:就像大學選科系一樣,病人在進入治療前也會去挑選醫師,而我有我的專業,我要怎麼樣去幫助到更多對的病人?」


在陳醫師過往的經驗中,自己或親友生病時不論嚴重程度與否,後續最重要的一定都是『回診』,以及結束看診後的『自我觀察』,而當他開始執業進入臨床生活,同樣的他也在門診中發現,自己的病人其實對於整體的『治療策略與方向』、『預後』及『自我觀察』等,也都存在著非常多的疑問與緊張。


總結以上,陳醫師意識到,醫病之間其實存在著非常多的醫療認知差異,所以當他開始獨當一面、為病友看病的時候,他也非常希望能夠藉由他專業的臨床知識與治療,帶給病友更好的就醫經驗、讓病友感到安心。因此,『衛教』對於陳醫師來說,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,但同時要兼顧『衛教』與『臨床時間的掌控』,也是一個相當重大的課題與難題。


『成為一位好醫師,需要有足夠的專業與將心比心』


對陳醫師而言,當一個好醫師,除了臨床『專業度』要足夠以外,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層面就是『將心比心』,因為病人生病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,尤其生病時連帶情緒也會跟著緊張。陳醫師分享,有些病友來門診時,看起來都非常憔悴,這時若醫師能偶爾關心:你們最近狀況還好嗎?家裡的照護狀況如何?等等…都可以在醫院冰冷生硬的診間中,為病友帶來一絲溫暖。


陳醫師說:「其實會有這樣的想法,還是源自於我的太太。」


他接著說:「我太太也是一個非常關心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人,所以有時候她會跑來問我說:『現在我這裡不舒服,你可以幫我看看怎麼了嗎?』,我以前常常回答的答案都是:『妳這個沒事啦!』這時她就會生氣地說:『你根本沒有認真看就隨意回我!』」


「必須老實說,術業有專攻,有時太太的情況我是真的沒辦法給她任何有用的幫助,但是如果能換個方式回答她:『妳這個看起來沒事,但是我覺得可能還是有OO的風險,也許我可以幫你問問我的同事,如果有需要,我們再一起尋求幫助。』其實只是多個幾句話,也許就能夠減少很多的家庭失和。」陳醫師開玩笑地說。


同樣的狀況也回歸到臨床上的病人,陳醫師認為,如果可以提供一個有效的溝通方式,是否也能夠減少病人擔憂自己預後狀況不好、太過於緊張去尋求其他醫療處置,而影響到整體的治療結果呢?


您認為維護醫病關係的重點是什麼?


『醫病間要能夠聯繫到彼此,病友才會更信任醫師』


陳俊言醫師對話框
陳俊言醫師透過官方LINE服務,能夠即時與病友聯繫互動。(圖片來源:醫ME)

陳醫師認為,醫病之間至少要有一個聯繫管道作為骨幹,讓醫師可以聯繫到病友,病友也可以聯繫到醫師,這樣才可以解決傳統醫病溝通的最大問題。



他進一步舉例:「以我所在的醫院來說,假設病人今天被送到急診需要開刀,這時病人突然想起,以前曾經給另一位醫師看診過,希望是給該醫師開刀,按照急診的標準流程其實是沒有辦法的,除非病人能夠聯絡得上這位醫師。」但是一般來說,病人不會有管道能夠聯繫醫師,所以這時若有 官方 LINE 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。



除此之外,有一個線上溝通的管道,醫師也可以為病友做到更完善的術前溝通與術後照顧,讓病友的就醫過程更順暢,病友對醫師的好感度自然就會提升,進一步有機會把醫師引薦給身邊的親友。




目前在臨床上是否有遇到的困擾或難題?


「我自己覺得向病友衛教其實是件滿困難的事情,因為真的比想像中還花時間,所以我覺得你們提供衛教資源還滿實用的!」陳醫師提及到,透過手機傳送衛教圖檔、或是在診間有紙本衛教單可以提供給病友,都是可以讓他們快速吸收理解的好辦法。


陳醫師進一步分享,「我這一年多使用下來覺得反應還不錯,不然從零開始跟病友講解,其實相當花時間,而且病友可能也沒辦法完全記住或理解,會反覆跟你確認他們這樣做對不對?」而自從提供醫ME衛教單給病友之後,他們看完內容首先會照自己的理解去揣摩,通常都可以做到 60~70 分,接著再來詢問我的時候,我只要稍微去修正他們的方法就可以了,除了幫助病友更正確的吸收知識,也替醫師節省不少時間。


髖關節術後衛教
以髖關節手術為例,陳俊言醫師提供病友完整且多元的圖文衛教資源,讓完成手術的病友,能夠一目瞭然、正確地照護傷口與復健。(圖片來源:醫ME)

依照病友需求,提供不同性質的衛教資源


「我平時大部分是用 官方 LINE 傳電子檔給病友比較多,不過有時候病人比較多的時候,我認為直接給實體的衛教手撕單會是一個比較簡單有效的做法!」陳醫師以自己的實際情況向我們分享。


「主要是我有時候看完一個病人,等到對方都離開之後,我才想到『對吼!好像有一個衛教單張可以給他』,但還好有 官方 LINE ,這樣病人回到家都還可以再傳電子檔給他,也算是挽救吧!」陳醫師開玩笑地補充,此外,他也向我們分享自己於診間很常使用的另一個工具。


「你們之前有提供給我一個衛教手冊,其實一本衛教手冊除了什麼都有之外,最重要的是方便,我在診間就常常翻到我需要的那一頁跟病友介紹,然後再讓病友拍照這樣,其實病人回去都會看,我覺得真的蠻不錯的!」陳醫師說,這種3C模式主要還是看病友的年齡層,若是年長者也許直接提供手撕單會比較合適,但即使是老年病人,大多也會有年輕家屬陪伴,所以請他們拍照或是傳LINE其實都非常方便,而不管使用哪種方法,醫師手邊擁有完善的衛教資源,都將會是提升醫病溝通效率的利器。


陳俊言醫師多元衛教方式
陳俊言醫師依據病友需求及年齡層,透過衛教電子檔、手撕單及手冊等工具,向病友進行說明、提升醫病溝通效率。 (圖片來源:醫ME)

接著,我還向陳醫師請教了許多有關『 官方 LINE 』的運用,希望能透過陳醫師的使用經驗與實際案例,讓大家更了解線上聯繫管道對於醫病關係的重要性,這些精采的內容我們就留到(下)篇再與大家分享。


加入陳俊言醫師官方LINE:https://lin.ee/uWSnual (或搜尋ID:@dr.cy.bone)


醫meLOGO

作者 / 醫ME Medical Secretary 編輯群


醫ME為專業第三方醫療服務平台,致力於提升醫病關係、是醫師與病友間的溝通橋樑。

我們透過線上官方LINE服務,協助醫師回覆病友疑問、提供病友手術說明、輔助自費醫材共享決策等資訊,並給予病友們專業正確的衛教知識及影片,為醫病雙方建立更便利友善的就醫環境。


了解詳情:醫師服形象服務聯絡我們


215 次查看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