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相隔一萬公里的盼望

已更新:2月7日

醫ME / 官方LINE服務

2022年11月底,我們團隊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加拿大的電子郵件,在相隔10,000公里的那頭,是一位萬分焦慮無助的母親,我們稱她為安安媽媽。


在約莫11月中時,她突然發現女兒安安的手指關節處出現異常紅腫,經檢查後發現這個狀況十分罕見,以至於當地並沒有醫師能夠順利診斷,有的醫師說看起來正常、有的醫師說像良性軟骨瘤、甚至有的醫師說可能是惡性肉瘤,這眾說紛紜的結果讓安安媽媽幾乎處於崩潰邊緣。

在等待進一步檢查的過程中,安安媽媽不斷地上網查找資料,期盼有更多資訊能稍微讓她們安心下來。最後,安安媽媽找到了位於臺灣的我們,並希望透過我們團隊聯繫上臺北骨腫瘤專科的吳博貴主任,但願能從吳醫師身上獲得不一樣的答案。

於是,我們開始密切地與安安媽媽了解目前的就醫情況、已有的影像檢查報告、以及接下來的檢查時程,緊接著在吳主任分身乏術於門診、緊急手術、以及即將出國開會的繁忙行程之下,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出最適切的時間,讓安安媽媽能與吳主任進行諮詢。

在兩天之內,我們總算順利幫安安媽媽排上了諮詢的時段,吳博貴主任也在諮詢過程中,給出了關鍵的判斷及建議,一把將安安媽媽從噩夢中拉了出來。隨後,安安媽媽便帶著這份諮詢結果與當地的醫師們討論,才讓安安後續的診斷瞬間變得明朗順利、也及時手術做了正確的處理,最後十分高興地確認腫塊並非惡性肉瘤,對於安安一家的意義相當重大。


以下是安安媽媽於平安夜親手寫下的日記,希望分享給更多人知道相關的醫療知識及諮詢服務。

 

【全文轉錄自安安媽媽】


在這個平安夜的晚上,我用文字記錄下來安安生病治療的過程,想與我人生中目前為止壓力最大的幾週做一個總結,也表達我對吳博貴醫生團隊最由衷的感激。 坐標:加拿大,一個人口一百萬的省會城市,有一間大學附屬的兒童醫院


(一)X光下的圓形陰影


11月初,整個加拿大正處在新冠、RSV、季節性流感的三重攻擊下,我們城市的學校更爆出近15%學生的缺勤率,我的女兒安安也發燒了,咳嗽、鼻涕、打冷顫、高燒39度,病程5天。作為一個護士媽媽,我很淡定地等著她更新病毒庫,也很淡定地等著妹妹接棒發燒。終於,兩週後,兩個娃娃都退燒了。


可是安安在退燒後一週,也就是11月17日,左手小指的指甲下第一個關節突然出現紅腫。秉持著一個護士媽媽「還是查一查比較寬心」的心態,我帶她去了一間診所,並且主動要求X光片檢查。在拍X光的時候,我第一時間在螢幕上看到了一個圓圓的陰影。我的心,一下子沉了下去。


(二)難道是腫瘤嗎?


11月19日(六),我特意跑去醫院上班,找了熟悉的住院醫生,從電腦裡調出安安的影像,並且分別拜託急診和骨科的住院醫生讀一下影像。急診的住院醫生認為是良性軟骨瘤,骨科的住院醫生則認為一切正常。


11月21日(一),X光片檢查的報告終於出來了,放射科醫生也認為是良性軟骨瘤,建議六個月後追蹤複查。


11月22日(二),安安的兒科醫生還是建議我們先到本地的兒童醫院安排MRI檢查,而此時加拿大人將不緊不慢的特點發揮到極致,安安的MRI檢查被安排到了2023年3月31日,無奈之下,我申請自費做MRI檢查。


11月25日(五),自費MRI檢查完成,但醫生告訴我的結果,卻不是我想聽到的。他說:「我看到了很多紅色的血管在陰影周圍的軟組織處,軟組織被推開,我認為有可能是有侵襲性的腫瘤,建議腫瘤外科會診。」當下聽了他的結論,我已經沒有辦法站立,一個母親最大的噩夢莫過於此。


(三)度「秒」如年的日子


11月28日(一),兒童醫院打了電話給我,說兒科整形外科醫生會在四天後的門診檢查替安安檢查。這裡兒童醫院的制度是任何手部的手術都歸整形外科處理,而等一個外科醫生的預約,常常是需要數週甚至數月,但安安在一周內就被安排上了,我的心更加不安,因為這通常表示事態緊急。


接下來我的日子,可以用度秒如年來形容。我沒有任何一天可以睡好、可以吃飯。在兒科醫生暗示我,最壞的情況有可能是惡性肉瘤(Sarcoma)的時候,我整個人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。


作為一個護士,我並不知道全部,但是以我所知道的基礎醫學知識,就足以讓我了解最糟糕的情況。接著我瘋狂的Google搜尋,然後,吳博貴醫生和大陸三位醫生公開討論關於Sarcoma的一篇新聞報導,被我搜索了出來。


依循著這個線索,我找到了吳博貴醫生的個人網頁,以及吳醫生線上醫療諮詢服務的資訊,並迅速訂下了諮詢時間。


(四)我彷彿看見一絲曙光


11月29日(二),吳博貴醫生的團隊聯絡我,敲定了加拿大本地時間週三清晨的會診時間。我記得很清楚,團隊說吳醫生馬上要出國開會,我還在想是否需要等吳醫生回來才能會診呢?但是團隊的回信彷彿給了我一絲曙光,這封信的大意是說,也許在我帶安安看本地的外科醫生前,先與吳醫生作諮詢可能會多一些安心。我當時感到一股莫大的安慰,也許,也許,吳醫生會給我帶來好消息!


11月30日(三),我在本地的凌晨時間收到團隊的信件,表示吳醫生臨時有緊急手術,因此會診時間需推遲到臺北時間晚上11:30。後來,我終於在線上見到了吳醫生,他第一句話就把我從崩潰的邊緣拉回來。他說,「安安媽媽我知道你怕的是什麼,我告訴你,不是的。」


感謝上帝,感謝神。我當時沒有辦法用語言表述我的感受,整個人虛脫癱在地上。接下來吳醫生清晰地給了他的診斷,他認為是『感染』造成的,並且也透過視訊檢查了安安的手指,還給出了詳細的治療方案:手術清創、冷死骨殺菌、人工骨填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