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ME / 手術說明書、健保無給付說明書
第一次動手術的病友,內心會感到迷茫、緊張不安是十分正常的事,尤其若剛好遇到比較複雜的手術,甚至要面臨選擇健保或自費的醫材時,更是會容易感到困惑,此時醫師該如何有效與病友及家屬說明、共同做出最適合病友的決策顯得非常重要。
40歲的病友冠霖(化名)便是這樣的病友,去年因為腳踝關節疼痛而前往醫院求診,經過醫師檢查發現腳踝處疑似長了『腱鞘巨細胞瘤』,需要進行手術切除。第一次手術的冠霖,相當積極地做功課,但是起初對腫瘤切除手術並不太了解,所以資訊經常是東一塊、西一塊地拼湊,於門診時也不知該如何有效率地向醫師提問。
客製手術說明書,有效幫助病友吸收資訊
還記得冠霖在門診結束後,加了主治醫師陳昭銘醫師的官方LINE,才開始詢問起手術的細節。
『我第一次手術比較緊張,想知道麻醉方式、手術時間跟過程?』
『請問屆時住院會通知或提醒嗎?』
『手術後該如何復健呢?』
面對這些疑問,陳醫師除了親力親為地回覆冠霖,甚至大方地表示:「有任何問題都歡迎於LINE提出,我一有空看到就會回答」,溫暖的回應彷彿給了冠霖一粒定心丸,但為了能讓冠霖更有系統、完善地取得應該了解的手術資訊,陳醫師用心與我們團隊討論為冠霖製作專屬的『手術說明書』。

這份手術說明書中除了詳細記載冠霖的手術預計時間、麻醉方式、預計住院天數及術後注意事項等重要內容,也設計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幫助冠霖吸收資訊,如同幫助冠霖做好了重點整理的懶人包般,讓冠霖能夠更放心地迎接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手術。
健保自費項目如何選,醫師扮演重要角色
在了解手術流程後,冠霖接著面臨到健保與自費項目的選擇,不曉得自己到底是否需要自費項目?又應該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項目?這是醫病共享決策中相當常見的一個課題,醫師在其中尤其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醫師需要在手術前先充分讓病友及家屬了解所有醫材的選擇,並協助病友分析、了解各醫材的利弊,才能幫助病友正確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陳昭銘醫師針對這重要的一環,也與我們團隊準備了『健保無給付說明書』給冠霖,以專業客觀的角度告知冠霖這次手術可能需要哪些自費項目,並清楚列出其功能、建議使用程度及費用等資訊,讓冠霖及家屬保有『知情』以及『選擇』的權利,此外也教導冠霖不須一昧追求使用自費的醫材,有些項目只需選擇健保即可達到很好的結果。

健保無給付說明書範例/圖片來源:醫ME
在與冠霖共同討論醫材選擇的過程中,我們也發現冠霖似乎特別擔憂手術麻醉的危險性,特別詢問我們是否需要自費麻醉監測,而在陳昭銘醫師的專業說明之下,也讓冠霖得知本次手術本身就有麻醉監測,不需太擔心、也不用再額外花錢使用其他麻醉自費項目。
在經過醫病雙方知識對等的討論後,冠霖目前已經由陳昭銘醫師順利完成了腫瘤切除手術,術後也恢復得相當不錯,我們團隊與陳醫師都很高興本次能藉由這些精心設計的衛教資訊,讓冠霖在面臨人生中第一次手術時能夠如此順暢、沒有亂了手腳,同時也給予了冠霖正確的醫材選擇觀念,未來我們團隊與陳醫師也將繼續落實醫病共享決策,並持續優化每位病友的就醫體驗!